喜報!美事達再添新榮譽稱號“功勛會長單位”
?【新聞1】瘋了:中國企業扎堆投資大洋洲
2014年11月20日,伊利宣布將新增20億的投入,加上一期已在新西蘭12億的投資,伊利在新西蘭的投資額已超過30億元,創下了中新兩國有史以來投資規模的歷史紀錄,也成為中國在海外投資力度最大的乳企。
2014年11月21日,蒙牛、雅士利在新西蘭系列合作項目簽約,蒙牛總裁孫伊萍介紹說此次與新西蘭牧場、工廠直接合作,不僅僅是考慮到新西蘭的優質奶源地,更是想通過此舉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全產業鏈管理等,為消費者奉獻更安全、更優質的乳制品。
【獲選理由】
全球化、國際化!高大上的外衣下,其實是2013年產品結構調整后的戰略困惑。我們知道,常溫奶一直利用低成本、低價格壓制著巴氏奶的發展。可是,將巨資投入到新西蘭,真的能夠控制當地的低價格奶源嗎?新西蘭沒有傻子,現實很不確定。事實上,當前中國奶源的發展正需要大企業出力整合,可是行業領軍企業卻集體走了出去,這是對行業是一種背叛。這將直接導致養殖行業產業鏈前端的萎縮和倒退。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苦衷。
?
【新聞二】得了:恒天然參股貝因美
2014年9月8日晚間,浙江乳企貝因美發布公告稱,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擬以向全體股東發出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增持逾2億股份,占貝因美所有已發行股票的20%。
【獲選理由】
恒天然在國內有三重布局,都比較成功:第一,奶粉貿易占據中國進口量的80%以上,非常成功;第二,恒天然層在10年前參股河北三鹿,后來三鹿因為三聚氰胺事件破產。而投資貝因美是這一戰略的延續。相同的是,三鹿和貝因美都是當時奶粉小包裝的行業第一。第三,恒天然在伊利蒙牛投入新西蘭的時候,恒天然卻持續在中國進行奶源投資。2012年,時任恒天然中國、印度區總裁的魏柯文就對媒體公開表示,恒天然計劃于2020年前在中國建設30個自有牧場,完成在中國的乳業供應鏈整合。有專家稱,如果條件成熟,恒天然可能在未來合適的機會出產高端巴氏奶。
?
【新聞三】熱了:達能、蒙牛、雅士利熱戀
2014年2月12日,達能與蒙牛聯合宣布,達能成為蒙牛二大股東。
2014年10月30日,蒙牛、雅士利、達能聯合簽署認購協議,蒙牛二股東達能參與雅士利國際的定向增發,以25%的股份成為后者的第二大股東,而交易完成后,蒙牛仍持股51%為雅士利控股股東。
不僅如此,雅士利將以少數股權投資達能子公司多美滋中國,屆時三家企業將實現更深層次的“捆綁”。
【獲選理由】
達能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對手是雀巢。自從雀巢收購了惠氏之后,達能在全球戰略上,尤其是中國戰略上相對較為被動。這次和蒙牛、雅士利的熱戀,終將終結這種被動。
?
【新聞四】蒙了:進口奶粉品牌認證
2014年4月30日晚,國家認監委公布了首批通過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共計41家。同期質檢總局公布115個進口品牌奶粉獲得進口準入。在115個進口品牌中,除了國內主流市場熟悉的外資品牌以及國內進口品牌外,大部分是那些以前的代工品牌以及國內貿易商注冊的品牌。
【獲選理由】
中國奶粉企業期盼政策將“進口代加工品牌”全部絞殺的愿望因為這個新聞破滅了。而被市場一直認為的“假洋鬼子”奶粉也因此一夜之間成為了“真洋鬼子”。這絕對不是烏龍,勝似烏龍。
?
【新聞五】慘了:中國乳業會不會是下一個大豆產業
2014年7月16日,有媒體報道。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在此前對媒體表示,糧食安全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很重要,奶業安全也是糧食安全的一部分。如果放棄了自有奶源的建設,完全依靠進口,那么我國奶業將很可能會淪為第二個大豆產業——不僅徹底喪失作為原料的全脂乳粉、脫脂乳粉的國際定價權,更使我國乳品加工行業陷入被動發展的局面。
【獲選理由】
姜毓君的思考是很多有底線的乳業專家和學者的共同思考,而可敬的是,姜毓君將這個思考明確地提出。按照現在乳業的發展趨勢,中國乳業一定會淪為中國的大豆產業。10年后,或者10年內,中國乳業前5家或者前10家企業被外資控股,到時候也沒有什么可奇怪的。
?
【新聞六】哭了:現代牧業病牛門
2014年11月開始,現代牧業先后被媒體爆出了病牛門事件,隨后是污染門事件,人患病門事件和奶源質量門等事件等。現代牧業的原奶70%供應給蒙牛,并用于高端牛奶的原料。現代牧業正在承擔萬頭牧場可能的風險。其股價從堵門事件第二天的3.08港元(約2.44元)跌至12月1日上午的2.44港元(約1.93元),跌幅為26%。同時受影響的不僅是現代牧業。12月1日上午,包括現代牧業、蒙牛乳業、輝山乳業,都有超過2%的跌幅。
【獲選理由】
2014年最重大的企業危機事件,褒貶不一。作為國內以奶源為概念的上市公司,模式問題非常值得關注。
?
【新聞七】樂了:飛鶴控股關山:羊奶粉有大作為
2014年2月20日,國內首起牛羊乳產業的大額并購落定。飛鶴與國內最大的羊奶粉企業陜西關山乳業達成戰略合作初步意向,前者斥資3億元收購關山乳業70%股權。
“這是飛鶴從‘牛奶’到‘羊奶’的跨界探索”,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控股收購完成后,飛鶴乳業將保持關山乳業的獨立運營,同時將把自己運營多年的全產業鏈成功模式和經驗移植到關山乳業乃至整個羊乳行業,并將投資建設奶源基地。
【獲選理由】
羊奶粉大有作為,這是共識。飛鶴看中了這個被整個乳業忽略的金礦。在陜西企業還沒有覺醒的情況下,有納斯達克經驗和牧業上市經驗的飛鶴,在未來3-5年完全有可能推出全球第一家以羊奶為主題的上市公司。
?
【新聞九】笑了:圣元在法國建廠:師夷長技以制夷
2014年12月1日,圣元集團法國工廠建設項目,辦公區域各樓板基本澆筑完成,生產奶粉的前處理車間、蒸發干燥車間樓板近日正在鋪設鋼筋中,其中部分側墻已經接近尾聲,另外廠區外圍電纜鋪設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目前建筑工作一切順利,預計2015年上半年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嬰兒奶粉的單體工廠。
這是今年1月,圣元在法國開工建設的工廠。目前,圣元的奶源100%來自海外,運到青島的中國工廠后進行配方加工。新開工建設的這個法國工廠,是按歐盟國家生產藥品的級別建立,主要用于生產圣元嬰兒配方奶粉和原料加工,確保圣元產品從原料到成品上市的全產業鏈管控。
【獲選理由】
中國奶粉市場的競爭,最殘酷的時間還沒有到來。而未來競爭的本質,一定是圍繞著品牌和成本展開。圣元法國建廠的舉措可謂是布不下了成本的砝碼。未來三年決戰大幕拉開,圣元正好閃亮登場。
?
【新聞十】愁了:進口奶粉價格跌幅近半
2014年8月,全球乳制品第121次期拍賣,全脂奶粉價格繼續大跌,下降至2725美元/噸,比上次拍賣價格下跌11.8%。按此價格核算,該奶粉船運到中國港口到岸價約22000元/噸,折合原料奶2.6元/公斤。
乳業專家告訴記者,去年下半年國內奶荒,國內企業紛紛去搶購奶粉,當時價格高,折合下來,現在每噸虧損10000-15000元。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奶粉68.12萬噸,同比增加75.08%,進口額為34.33億美元,同比增加156%,其中從新西蘭進口54.8萬噸。而今年奶粉進口或將突破120萬噸大關。
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奶粉價格最高點出現在2013年10月份,當時新西蘭奶粉拍賣價格最高為5208美元/噸,與去年8月5日的拍賣價格相比已經下降47.7%,下跌將近一半。
【獲選理由】
去年中國還奶荒,今年就奶剩了。2013年-2014年,中國的所有奶粉企業和奶源企業上了一堂生動而又殘酷的貿易課。2008年三聚氰胺,動了中國奶源的風向;而這次由全球參與的貿易戰,最終可能是動了中國奶業的根基。
?
今日推薦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