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美事達再添新榮譽稱號“功勛會長單位”
? 從2014年3月開始,國際市場原奶價格連續10個月下跌,對于中國牧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中小牧場和散戶奶農受害最深,據近期媒體報道,山東地區部分小牧場原奶收購價同比跌幅達40%,華北奶牛養殖企業開始倒奶。
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12月第2周,全國10省區生鮮乳主產區的平均價格為3.81元/公斤,同比下跌7.1%,相比1月份的均價已經下跌了9%,創下14個月以來的最低位。
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字,實際上,國內原奶收購價格并不統一。“傳統牧區和新興牧區,南方和北方,牧場大小,原奶品質等不同都會造成收購價格差。”國內某大型乳企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目前收購價格下跌比較明顯的是散戶和百頭左右規模的小牧區。”
乳業咨詢機構普天盛道董事長雷永軍解釋說,大型牧場和乳制品企業的采購合同包括定價有效期都是半年或者一年,因此目前大型牧場原奶價格還未顯示大幅下跌。他預計新的價格會體現在12月底以及2015年1月簽署的新合同中。
“千頭以上規模牧場原奶價格一旦跌幅超過20%,對中國牧業將會有較大打擊。”雷永軍說。
山東省是中國除內蒙古、東北外最主要的原奶大省,山東奶業協會數據顯示部分地區的收購價格已經跌落至1.5元/公斤,平均價格已經降低至2.6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價格曾一度接近4.5元/公斤。另據此前媒體報道,由于當地原奶價格高于進口及其他省份原奶,廣東乳制品企業在新簽合同時已經拒收本地原奶。前述乳制品企業告訴財新記者,只有乳制品企業的自建牧場收購價格尚未出現波動。
這一輪原奶價格下跌原因眾多。2013年,中國市場奶荒刺激了新西蘭等全球主要原奶產地擴大生產規模,從2013年底開始,這些地區加大對中國的出口。
中國企業也開始囤貨。雷永軍援引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原奶進口共85.4萬噸,全年原奶價格一路上漲,到11月、12月開始平抑,這兩個月中國進口總量達到23.5萬噸,而此前中國進口原奶一直維持在每月5萬噸上下,即使出現增加也沒有超過10萬噸。這一輪囤貨過后,國際原奶價格開始下跌。
市場需求萎縮加重了供需失衡。雷永軍稱,2013年原奶價格上升,國內絕大部分乳制品廠商壓縮了低端產品線,售價1塊至2塊的袋裝奶在很多零售市場絕跡,“低價奶產量減少,最終銷售的牛奶噸位下降了。”
而中國乳制品企業從2013年開始紛紛布局國際奶源,伊利、蒙牛雅士利等奶業公司紛紛在新西蘭大建牧場,這部分進口原奶成本也低于中國自產原奶,雖然量還不大,但也沖擊了價格體系。
此外,由于2013年原奶價格上升,導致國內原奶和進口奶粉價格一度倒掛,部分乳制品尤其乳飲料企業在原材料選擇上轉向進口奶粉進一步壓縮了原奶需求。
國內供需變化之外,國際貿易在中國原奶市場的影響也越發明顯。雷永軍認為,2014年中國原奶進口量應不低于100萬噸,其中85%左右來自全球最大的奶源地新西蘭。今年7月和12月,新西蘭第一大乳制品廠商恒天然兩次宣布下調原奶價格,國內原奶價格勢同樣受到沖擊。
由于低端產品被壓縮,乳業對原奶的消化能力也大大降低。而高端乳制品市場容量有限,歲末年初,高端酸奶和乳制品已經開始促銷為名的打折活動。
今日推薦
熱門精選